職業教育要有為才有位
在調查采訪中,一些人把地方政府“不重視”、“不支持”、“不發展”職業教育的深層次原因梳理為:省級政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不依法行政與履職;分管領導在同級黨委人事權、財政權等重大決策中缺少話語權;寧愿讓職業院校破破爛爛,也要把樓堂館所建設得金碧輝煌,等等。
對于這些問題,寧波市教育局局長沈劍光的一席話更加具有理性與建設性。“職業教育要有為才有位。”他說,進入新世紀以來,職業教育成了寧波一張重要的“名片”,在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寧波市都作了典型發言。
有了這種社會地位與影響力,寧波市職業教育經費保障力度走在了全國前列。據了解,這個計劃單列市2012年高等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9.19億元,占全市教育經費總投入的4.38%,生均財政性撥款定額為每生每年1萬元,加上每年7000元左右的學費收入,同市屬本科院校1.2萬元生均財政性撥款加上每年4000多元學費的收入水平相當。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21億元,占全市教育經費總投入8.02%,生均財政性公用經費撥款為每生每年5920元,約為普通高中的兩倍。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現在看來,職業院校光會哭窮、不會干事,同樣沒有“奶”吃。一位官員說:“上面要有政策,下面要有作為,經費就容易爭取到。否則,光空頭要錢,政府是不會給的,給了也不放心。”
現在是謀求共識、發展職業教育最好的時期。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意義已獲得各級領導與社會的廣泛認同,政府非常重視也愿意投入,關鍵是職業教育能不能提高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已是大家的共識。
此外,即使有了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準這個爭取資金的“尚方寶劍”,也要保障職業教育經費切實得到落實,并引導和監督職業院校把錢花到“刀刃”上。納稅人的錢,容不得亂花、浪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