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不行,得票再多也沒用
![]() |
人民視覺 |
核心閱讀
為政之要,首在用人。一個地方的改革發展穩定,最關鍵的是選好、用好干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以來,河北省委著力創新干部選任機制,樹立科學的用人導向,引導廣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用在為人民群眾造福謀利益上。
分類差異化考核
遏止跑官、拉票、不干實事等歪風
“河北選人用人的主流是好的,干部隊伍集中了各類優秀人才,但是用人偏差、用人不公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有干部群眾反映,河北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比較嚴重,追求當官的氛圍濃、追求干事的氛圍淡;有的跑官要官,喜歡到上面找人打招呼,換屆拉票現象屢禁不止。”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存在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根源,就是用人導向不科學。如果存在憑關系、憑感情用干部的情況,哪怕是極少數,也會渙散黨心、冷了人心。”
隨后,河北省委組織部深入設區市、廳、局,并發放調查問卷1810份,對河北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改進舉措,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60項調查結果。在此基礎上,從2013年8月起,河北省委相繼出臺了《關于改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意見》、《關于創新和完善干部目標綜合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等。
在這個新的考核體系中,河北省委提出實行分類差異化考核,針對不同考核類別特點,設置差異性的考核內容和指標,取消名目繁多的“一票否決”項目,取消對GDP的考核,重點考核質量效益、生態環境、民生改善,引導干部集中精力抓好經濟結構調整、生態環境治理、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扶貧攻堅等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
河北省委認為,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就是堅持推薦票與考核結果的一致性。選人用人要看票又不能唯票。不以票取人就要有說得出的、令人信服的依據。這個依據,就是干部考核的結果。在新的考評機制中,河北規定,對各市縣反映質量效益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進行增量排名,發展成績與獎懲職級掛鉤。并且,考核結果要與干部選用掛鉤。考核結果排名連續靠后的,即便在民主推薦時得票再多、排名再靠前,也不能任用。這就促使干部把第一位的追求放在把事干好上。
“省委常委會在專題研究這個問題時,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在端正發展指導思想上的作用,從制度上遏止跑關系、拉票、不干實事的歪風,促進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實、干實事上,用在改革、發展、穩定的攻堅克難上。”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梁濱說。
讓更多知情人推薦
防止拉票、跑官要官、個別人說了算
“投票時,根本不認識推薦表上的人。”在選人用人上,這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另一個方面的問題是,民主推薦在有些地方已經變味,產生了拉票賄選的不良風氣。不管工作怎樣,票高就行,結果使敢于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埋頭苦干不跑不要的干部吃了虧。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地方的干部拉票或當老好人的風氣愈演愈烈,拉票行為花樣百出、屢禁不止,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
針對干部選任工作中存在的簡單以票取人、推薦結果失真、考核任用脫節、問責主體不明等深層次問題,河北省委提出了7個方面16項具體改進舉措。
這些舉措包括:實行重要崗位干部人選差額意向推薦,適當提高知情度較高人員的推薦票權重,領導班子成員、分管領導、組織人事部門參加人員的推薦票權重可占到30%;采用綜合量化提名辦法確定考察對象,將近3年年度干部綜合考核評價情況與民主推薦得票情況進行綜合量化計分,作為確定擬提拔人選考察對象的重要依據;選拔任用市縣黨政正職等重要崗位干部,也可召開黨委全委會直接推薦確定考察對象;建立健全醞釀干部常態機制,黨委(黨組)對組織人事部門提出的建議方案進行充分醞釀;合理確定競爭性選拔的職位和范圍,規范競爭性選拔干部程序和方法,對競爭性選拔干部人選實行差額考察,差額提交黨委(黨組)研究確定。
“在干部考核中讓知情人推薦,讓更多的知情人推薦,目的還是為了公正公平選人,防止拉票和跑官要官,防止個別人說了算。”河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古江告訴記者。
近來,河北選拔干部新舉措頻頻亮相:
在醞釀提拔年輕縣委書記時,先由各設區市市委全委會投票推薦,再確定考察對象;
在醞釀提拔省直機關正廳、副廳級干部時,先讓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四大領導班子成員各推薦10名候選人。參考這一推薦結果,得票最高的20名候選人迄今已選拔使用了一半;
在醞釀個別設區市市委書記人選時,實行省委全委會投票推薦。
以上率下,示范全省,燕趙大地吹起一股清新之風。衡水市委書記李謙說:“省委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改進干部選拔任用辦法,為設區市委做好選人用人工作帶了好頭,我們在選任縣處級干部時都效仿了省委的做法。”
破格選拔標準更高
唯德、唯才、唯績是舉
去年以來,河北破格選用了一批政績突出、埋頭苦干的領導干部,破格提拔的標準就是唯德是舉、唯才是舉、唯績是舉。呂振華被褒獎和重用,就出乎他本人的意料。
呂振華,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他立足本職崗位10年,不跑不要,將心力傾注到園區發展和建設上。10年來,園區GDP和財政收入分別增長了23.7倍、115倍,經濟實力位列全國農墾區之首、河北開發區之冠。就在呂振華年齡已到退居二線之際,省委破格提拔他為副廳級干部。
周本順說:“我們就是要體現一種導向,凡是考核不行的,得票再多、再拉關系也沒用。在干部問題上,省委不可能照顧到這樣那樣、方方面面的關系,只能對中央負責,對全省7200多萬人民負責。對一個領導干部而言,這個缺點那個缺點,不為老百姓干事是最大的缺點。如果幾年下來,山河依舊、面貌未變,領導干部就要有一種強烈的內疚感、負罪感。”
選用干部,既要看臺階,又要敢于打破一些隱性臺階,讓德才兼備、政績突出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這是河北省委的又一著力方向。
董曉宇,2013年初廊坊市政府換屆時當選副市長。在省委常委會面試時,他脫穎而出;考察考評時,各方稱贊有加。不到半年,他又成為衡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此前,連董曉宇自己都不相信有這樣的好運氣。“如果不是選人用人制度的改革,這種超常規的使用是不可能出現的。”張古江還向記者透露,同樣“受益”的還有一批像他這樣的年輕干部。
為政之要,首在用人。選用干部,一定要做到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干部、用干部,不能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為此,河北省委提出干部工作中要處理好10個方面關系:既要敢于使用有本事、能打開局面的干部,又要全面把握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既要看票,又不能唯票;既要看臺階,又要敢于打破一些隱性臺階;既要給干部壓擔子,又不能影響事業發展;既要看專業背景、工作經歷,又要看綜合素質、悟性;既要有年齡規定,又不能層層遞減;既要有競爭性選拔,又不能搞“凡提必競”;既要憑政績用人,又不能把職位作為調動干部積極性的唯一手段;既要培養干部,又要嚴格要求干部。
梁濱告訴記者:“創新和完善干部選用機制,河北正在繼續探索制定系列配套政策。”目前,省委組織部正在修訂和制定省管干部任免運轉程序、民主推薦和考察程序、綜合量化提名、后備干部選拔管理等一系列辦法,進一步形成完備的制度體系。
“從一定意義上講,河北今后發展得怎么樣,關鍵就看我們用人用得怎么樣。我們在使用人上一定要更加公平公正,更加風清氣正。”周本順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25日 17 版)
用戶登錄